【每日一练】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5月31日)

时间:2024-05-31 09:29:36责任编辑:zz145

关键词: 特岗教师 2024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一、单选题

1.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三周年,在这四十三年里,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来到中国的大学进行学习,在他们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有了越来越多的感受和理解。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 继承功能 

B. 创造功能 

C. 选择功能 

D. 传播功能

2.“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五子皆不患衣食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启发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直观性原则

3.下列选项中,说明了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的区别的是(

A. 记住“psychology”的中文意思和记住“psychology”这个单词怎么拼写

B. 记得自己五年级班主任的名字和记得怎样选择聊天软件

C. 记住“孺子”的意思和记得前年校庆晚会上教师合唱的节目

D. 记得怎样使用PPT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记得曾经教过哪些学生

4.根据巴甫洛夫提出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的行为。

A. 获得 

B. 消退 

C. 泛化 

D. 分化

5.王老师利用闲暇时间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特色乐器,并将这些内容与自己的音乐教学相融合,这种做法体现了王老师具有(

A. 终身学习的意识 

B. 热爱学生的意识

C. 科学技术知识 

D. 是非辨别能力

二、判断题

1.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表现是独立性。(

2.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3.暑假期间,小丁想跟爸爸妈妈外出旅游,但又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不知该怎么办。这种心理活动属于趋避冲突。(

4.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5.不满8周岁的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了伤害事故,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海外学生通过来中国学习,增加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体现的是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功能。

2.B【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讲的是《西邻五子》的故事:西边邻居家有五个儿子。一个儿子老实,一个儿子聪明,一个儿子瞎,一个儿子驼背,一个儿子瘸。就让老实的务农,聪明的经商,瞎子卜卦算命,驼背的搓麻绳,瘸子纺线,五个儿子都不为衣食发愁。西邻五子的故事说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C【解析】语义记忆是个体对以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如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等。情景记忆是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情景记忆接受和储存的信息和个人生活中的特定时间、地点有关,并以个人的经历为参照,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根据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的定义,可以判断C项符合题干要求。

4.D【解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题干中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属于分化,选择D项。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称为消退现象。

5.A【解析】题干中王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特色乐器,并与自己的音乐教学相融合。这说明王老师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判断题

1.×【解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表现;独立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2.√ 【解析】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3.×【解析】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题干中小丁既想跟爸爸妈妈外出旅游,又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这两种活动都是其想要参加的,但只能选择其一。因此,小丁产生的心理冲突是双趋冲突。

4.√ 【解析】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多讲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教学方法多采用直观教具,这说明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即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5.√【解析】《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学校侵权责任和归责原则的认定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及由其决定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而予以区别对待的。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不满8周岁的学生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故题干表述正确。


2024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2024年特岗教师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